今起,全面禁用!事关纯牛奶
9月16日起
生产纯牛奶将禁用复原乳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9月16日起,我国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将作为调制乳管理。
一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以液体奶为主导,主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调制乳等品类。其中,灭菌乳即人们常说的常温纯牛奶,是主要的消费品类,占比最高。
目前商超售卖的纯牛奶是否含有复原乳?新规对乳业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成都某超市的乳制品货架
实地探访
商超难觅“复原乳”纯牛奶踪影
9月中旬,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区的永辉、盒马、红旗等多家商超,在乳制品货架上,各大品牌的纯牛奶盒装产品整齐摆放。记者仔细翻看了货架上的常温纯牛奶、常温脱脂牛奶等多款产品,所有品牌在配料表一栏都仅标注“生牛乳”,没有发现“复原乳”的踪影。
某品牌纯牛奶的配料表仅标注“生牛乳”
“超市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上架含有复原乳的纯牛奶了。”多家超市导购员告诉记者。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多数人表示对新规不了解,也不清楚什么是复原乳。“买牛奶主要看品牌,很少看配料表。”成都市民青先生表示。
那么,什么是复原乳?纯牛奶又为何要禁用复原乳?
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是指将干燥的乳制品与水按比例混匀后获得的乳液,通俗地讲就是用奶粉加水复原而成的牛奶。
复原乳的出现有其历史背景。早在2015年以前,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率不足50%,奶源缺口长期存在。为保障市场上液态奶的供应,一些加工企业会使用进口奶粉生产纯牛奶,复原乳应运而生。
不过,和生乳相比,使用复原乳生产纯牛奶,营养成分会打折扣。“复原乳与生牛乳的主要营养成分接近,但由于二次或多次加热处理,造成牛奶中一些活性物质流失。”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四川省奶业协会会长唐善虎举例,例如多次高温加工导致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热敏成分损失,也会导致一些热敏性B族维生素被破坏。此外,使用奶粉或浓缩乳生产纯牛奶有可能使用添加剂和香精,增加健康风险。
其次,从国内奶业发展现状来看,奶牛养殖水平持续提高,鲜奶产量充足,质量安全放心,已经具备全面使用生鲜乳的条件。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5)》显示,2024年,全国存栏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7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奶牛平均单产9.9吨,较上年提高0.5吨;原料奶生产100%实现机械化挤奶。
“农业农村部连续16年对生鲜乳抽检监测,生鲜乳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9.9%以上,近年来生鲜乳的乳蛋白、乳脂肪、体细胞等主要营养卫生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次修订符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符合我国的国情农情。”修改单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纯牛奶中禁用复原乳也有产业发展需要。近两年,国内乳品市场面临奶源阶段性过剩问题,生乳收购平均价持续低迷,多家上游原奶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行业普遍呼吁,推动灭菌乳新国标落地,增加乳企对生鲜乳的消费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仅针对灭菌乳,酸奶、调制乳或其他乳制品,仍可合法使用复原乳,但必须明确标注。
新规对乳企影响有限
纯牛奶价格预期稳定
新规对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灭菌乳新国标实施后,对市场将发挥正向引导作用。生产端,乳企将扩大生鲜乳的用量,有利于稳定养殖业的发展,提升奶农收入;消费端,有助于提升乳品品质,促进乳品消费,满足消费者对优质乳的需求。
不过,也有消费者担心,灭菌乳新国标施行后,纯牛奶价格是否会上涨?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行业普遍认为,灭菌乳新国标的发布对乳制品价格的影响有限。
一方面,当前,国内生鲜乳价格仍低位运行,据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奶业主产省生鲜乳收购价每公斤3.04元,环比持平,同比跌6.2%;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乳品加工企业此前已经使用生鲜乳为原料生产灭菌乳。
“当前生鲜乳价格低位运行,且头部企业已提前适应,短期成本压力有限,企业成本可控。我们普遍认为,灭菌乳价格不会因原料切换大幅上涨,预期价格稳定。”唐善虎表示。
记者从多家头部乳企了解到,目前企业均未使用复原乳生产纯牛奶。“现在国内的养殖技术非常成熟,生乳供应充足,而且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新希望乳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的纯牛奶并不使用复原乳,因此新规实施对企业不会带来影响。
展望后市,根据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发布的供需形势分析,受生鲜乳去产能推进、灭菌乳新国标实施等因素影响,生鲜乳收购价有望保持稳定。
其实,只用生鲜乳生产灭菌乳是国际通用标准,例如,欧盟成员国、日本、新加坡、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都明确要求,灭菌乳生产仅以生鲜乳为原料。业内认为,灭菌乳新国标施行后,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进出口奶制品的质量,提升国产灭菌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